2011年6月15日 的存档

每年杨梅上市的季节,我们这儿都要经历一次长长的雨季,俗称“梅雨”。小时候,不知道这“梅雨”和杨梅有关,以为是“霉雨”,因为下的时间长了,家里那些不通风的旮旯就容易生霉,如果你仔细闻闻,空气中还散发着霉味,那就是这段时间的味道。所以,梅雨一过,太阳出来了,家家户户就把衣橱里的衣服、被絮拿出来晒,又称“晒霉”
这梅雨有多长,我也没留意过,好像至少有半个月。雨就天天那么下下停停,基本见不着太阳。北方人好像没见过这架势,我家那位刚进驻我家时,就十分的不适应,说这雨哪有这么下的,没的个停了!我们那儿下雨就那么一会儿,雨过就天晴
其实,作为一个南方人,如果不考虑这降水会导致涝灾,是打心底喜欢这雨的。要知道,如果没有这六月的雨,我们就要多熬一、二十天的高温啊,在没有空调的年代,我只希望这雨再多下几天。另外,这绵延不绝的雨又给夜晚增添一份情趣,躺在床上就着台灯看书,外面的雨时而止,时而急,屋檐的水滴滴嗒嗒……如果第二天还休息,夜里被雨声吵醒,裹着被子里,嘿,就让它下吧
这雨季终有一天会结束的,迎来的当然是真正的夏天。在梅雨和酷暑的交接之日,是最痛苦的,阳光烤炙着被雨浸了几十天的地面、房屋和树木,湿热难挡。这热一直要到九月底才能告一段落,整整3个多月,其间只有靠偶尔路过的台风才能稍微缓解一下高温
梅雨的“梅”出自杨梅,而一种可怕的病名中的“梅”也出自杨梅,它叫梅毒,起因是它造成的皮损形状、色泽类似杨梅。很难想像本来一个好听的“梅”字竞和这病连在一块儿。梅毒据称源自美洲,再由哥伦布的船队带到欧洲再遍及世界。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,因为他们在埃及的木乃伊身上也发现了梅毒病灶
梅毒是可怕的,它的病原体是一种叫螺旋体的微生物,如不及时治疗,它会一点点的破坏人的血管、骨骼、神经。据称那位现在还躺在红场上的革命导师就死于晚期梅毒,麦克阿瑟和蒋中正也曾感染过梅毒,梵高后期的疯狂就是晚期神经梅毒的症状,还有很多的名人都是梅毒的牺牲品。Discovery拍摄的一个历史谜案的系列节目推测伦敦的连环杀手——著名的开膛手杰克就是一位梅毒患者,他从一位性工作者那儿感染了梅毒,神经梅毒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。这种性传播疾病不得不提醒人们,随意的没有保护的性行为真的很危险
梅毒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就是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。平均一两个星期我们就要遇到一个患梅毒的产妇,如果孕期不接受正规治疗,胎儿被感染的几率接近100%,如果治疗了,胎儿仍然有很高比例的感染机会,只有少数幸免。由于梅毒的发病率增高,现在对每一位产妇都进行梅毒的血清学筛查
然而,10多年前,我们对梅毒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。回想起我遇到的第一例梅毒患儿,用了3天时间才做出明确诊断,尽管他的表现几乎符合先天梅毒的所有症状。但多年后,当遇到第二例先天梅毒时,我一眼就看出来了。那时我在另一家医院,还是个硕士生,和一个刚毕业的女博士搭班,夜里来了个自发性出血的新生儿,这个出血同梅毒无关,是他的家人给他服用了一种可以导致凝血障碍的药物。但他的皮肤出现了杨梅样的皮损,我就对女博士咕哝了一句:有点像先天梅毒疹,我们要小心一点。女博士以前没见过,当晚没有采纳我的意见。第二天主任来了,下令查了和梅毒相关的化验,确诊了。此后,女博士对我刮目相看。写这段的目的,不是自夸,而是介绍医生下诊断的一个特点:没见过的病,尽管典型症状摆在面前,你也不容易做出诊断;而你见过的特殊体征,则过目不忘。所以医生要花很长的时间接触病人,积累经验
尽管梅毒可怕,但治疗起来不难,青霉素肌注就可以了。当然最好是尽早治疗,因为出现骨骼损害可致破相,波及神经可致疯狂和痴呆
再回到梅雨,上个周五下午四点的雨特别大,路上的行人尽管有伞,但也躲在路边的店里,因为那雨根本挡不住。而一个人背着双肩包,象征性的打着一把红伞,在暴雨中狂奔,他要去地铁站再去赶40分钟后的动车。好在最后没白淋那场雨,他上了那班车,在发车前5分钟。他没有对号入座,因为车太空,更因为他全身湿透,他知道如果你旁边坐一个衣服往下滴水的人,肯定会很不舒服的

2011年6月15日20:40 | 34 条评论
分类: 未分类
标签: